海洋涂料、耐火材料等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發布者: 發布時間:2011/10/17 15:20:23 閱讀:次 【字體:

 慧聰涂料網訊:近日,記者從國家科技部官網了解到,科技部2013年12月30日下發了《關于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等1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的通知》(國科發基〔2013〕725號)。按照《依托企業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國科發基[2012]716號)的要求,2013年科技部對“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9個實驗室的建設計劃完成情況分別組織專家進行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認為,這些實驗室在凝練研究方向、條件建設、隊伍建設、運行管理和制度建設、開展科學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完成了建設計劃任務書規定的各項指標,符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總體要求,能按照相應的管理辦法正常運行?萍疾繉︱炇諏<医M的意見進行了認真研究,決定批準這19個實驗室通過驗收。

    據了解,其中,由青島市科技局為主管部門,依托于海洋化工研究院的“海洋涂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江蘇省科技廳為主管部門,依托于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河南省科技廳為主管部門,依托于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

    海洋涂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海洋涂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海洋化工研究院,于2010年獲得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是國家第二批依托轉制院所和企業建設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以建設海洋涂料高水平研發平臺為目標,建立海洋涂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化試驗研究三級研發鏈。主要從事海洋防污技術、重防腐技術和功能型涂料技術的研究,力爭在新型防污機理研究、仿生防污涂層結構設計、新型防污劑、極端腐蝕環境下金屬和混凝土腐蝕機理及防護方法研究、高性能重防腐樹脂合成、耐久性能加速測試評價方法等共性技術研究、功能涂料機理研究、功能化樹脂合成及工藝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實驗室堅持機制創新,以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核心技術的研發、行業科技合作與交流為著力點,瞄準國際高技術前沿、針對行業和行業發展中的重大需求,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技術研發為基礎,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以應用基礎研究、共性和關鍵技術攻關、工程化、產業化的推廣應用為手段,提高行業技術水平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海洋涂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并增強國際競爭力。

    海洋化工研究院作為國內專門從事海洋涂料研究的機構,在這一領域已經進行了四十多年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承擔了“八·五”至“十一·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140多項,占國家有關海洋涂層攻關項目的60%以上。研究領域包括防污涂料、重防腐涂料、功能材料、水性涂料、膠粘劑等。形成系列海洋涂料、功能材料及其相關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33項,擁有專利30項,國家重點新產品22項,制定國家標準46項,在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鹤灾餮邪l的艦船涂料已經形成了全船配套體系,是國內唯一具有整船配套能力的國家創新型企業,經歷了中國的艦船涂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全、從全到新的歷程,在國內率先完成從有毒到無毒、水下到水上、艙內到艙外、常規型到功能型的全船配套體系,并廣泛應用于海軍和民用船舶,在海洋涂料領域已經成為國內領頭企業。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據了解,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分為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應用基礎研究、高性能結構工程材料應用基礎研究、資源與環境友好型材料應用基礎研究、高性能土木材料現代測試技術研究四個研究方向。

    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應用基礎研究:圍繞功能纖維、功能性涂料、功能瀝青、水泥瀝青砂漿、修復與加固材料等土木工程材料的開發、構筑與應用基礎開展研究。

    高性能結構工程材料應用基礎研究:圍繞混凝土微結構形成與調控、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劑的構筑與應用、基于原位增韌理論的遙爪聚合物微凝膠的構筑與應用、基于減縮與微膨脹技術的高抗裂性結構工程材料的研究與應用、高韌性結構工程材料的制備與應用,以及高性能結構工程材料服役性能及其提升技術等六個方面開展研究。

    資源與環境友好型材料應用基礎研究:根據我國不同區域氣候特征、建筑特點、用能特點,通過對不同模式(間歇模式、連續模式)下建筑熱環境動態特性進行系統理論研究,提出相應的熱動態理論,在此基礎上開展高性能節能材料和節能技術應用基礎研究;圍繞循環再生土木材料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關鍵與共性技術開展研究,揭示廢棄物對土木工程材料高性能的貢獻機理,明確反應、制備機理,提出高效利用的成套技術,重點在廢棄水泥基和廢棄瀝青基材料的再生利用、工業廢棄物與城市污泥的資源化利用方面開展研究。

    高性能土木材料現代測試技術研究:研究并發展土木工程材料微觀結構形成和變化過程的表征測試新技術,以及變形、耐久等宏觀性能的測試新技術,為開展土木材料的研究和檢測提供新的手段;結合工程實際,研究并建立土木工程材料在施工過程中質量監控和服役期間性能監控的測試新技術,為實現土木工程材料全壽命周期的質量控制提供方法。

    據悉,建設期內,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緊密圍繞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按照建設計劃任務書的要求,開展高性能結構工程材料、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資源與環境友好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現代測試技術等四個方向的研究工作,在科研成果、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平臺建設及經費、運行管理機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進展:1)承擔了國家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60余項(2003年“室溫自膠聯彈性聚合物乳液及彈性涂料研究與應用”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研究經費2000余萬元,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項;發表論文130篇,其中SCI/EI收錄60余篇;主持和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15項;獲省部級技術發明或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自主研發的一系列土木工程材料及相關技術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行業關鍵技術創新、輻射和推廣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帶動作用。2)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的成效顯著,組建了95名固定人員組成的科研隊伍,其中院士1人,國家杰青1人,江蘇省“333”工程人才11人;并引進了海外高級人才1人,博士5人,碩士27人,其中海外歸國博士2人;培養了博士后、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共13人。3)先后投入了建設和運行經費逾億元,新增1000余萬元的儀器設備,建成了新的研發基地,其面積達5萬平方米;形成了技術領先、專業性強、特色鮮明的土木工程材料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環境友好化的研究平臺。4)實行了主任負責制,發揮了學術委員會的作用,建立了“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設立了30項開放課題,承辦了多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實驗室旨在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針對我國土木工程建設中的重大需求,圍繞我國土木材料行業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問題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并在土木工程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升技術、節能節材技術和測試技術等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成果,提升我國土木材料行業的綜合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為我國土木材料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創新平臺,為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培養高層次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人才。

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據悉,2010年,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09年申報的“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入選新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入圍名錄,這是耐火材料領域內首個獲準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以適應高溫工業發展、提高耐火材料在高溫工業應用科學性和應用水平、耐火材料工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致力于先進耐火材料制備和應用基礎研究,最終將實驗室建設成為耐火材料行業從事應用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的開放基地,成為輻射先進技術、開展科技交流、推動產學研相結合的開放平臺。

手機:13983291383
電話:023-47897539
傳真:023-47897638
地址:重慶市江津區

微信咨詢
Copyright © 2011-2023 重慶市江津區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渝ICP備19013482號
国产剧情台湾swag突袭计划|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本色道无码道DVD|2020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